第 51章 赵卫国的保证
刘翠娥和苏大海正像两尊石像,站在屋檐下,脖子伸得老长,脸上的焦急在看到女儿身影的瞬间,立刻化为决堤的洪水。
“晴晴!我的晴晴!你可算回来了!”
刘翠娥几乎是扑上来的,一把抓住苏晴晴的胳膊,那力道大得像是怕她再飞了。她的眼睛惊惶地上下扫视着女儿,嘴里的话跟倒豆子似的往外冒,又快又急:
“你这死丫头,昨晚到底出什么事了?怎么好端端的,解放军同志大半夜跑来家里,就扔下一句说你在部队协助了解情况?了解什么情况要一晚上?他们没把你怎么样吧?有没有吓唬你?欺负你没?你昨晚睡哪儿了?是床还是椅子?吃饭了没?饿不饿?渴不渴?”
一连串的问题砸得苏晴晴心头发暖,眼眶发酸。
苏大海紧跟在妻子后面,他一言不发,但那双熬得通红、布满血丝的眼睛,写满了沉甸甸的关切。他等妻子稍稍喘口气,才用那因为一夜未眠而无比沙哑的嗓子,沉声问:
“晴晴,跟爹说实话,他们……给你委屈受了没?”
这一句,比母亲一百句的连珠炮还重,直直敲在苏晴晴的心坎上。
看着父母毫不掩饰的担忧和憔悴,苏晴晴的心又酸又软。所有的气,所有的怕,所有的委屈,在这一刻,都被眼前这份滚烫的爱意彻底抚平了。
“娘,爹,你们看我,不是好好的吗?”
她故意转了个圈,脸上扬起一个大大的笑容,“部队的同志们客气着呢,昨天还给我下了加俩鸡蛋的面条吃,白面条,香着呢!”
看到父母脸上仍旧不散的忧虑,她心头一软,上前一手挽住一个,将父母往屋檐下的石凳拉去,语气里带上了久违的撒娇:
“我就是去报了个信,人家部队首长还说要给我记功呢。倒是你们俩,看看这眼睛红的,跟兔子似的,肯定一晚上没睡好。爹你抽了多少旱烟啊,院子里这烟味儿,呛死人。把我担心成这样,回头我可得跟你们要补偿。”
她笑了,是发自内心的,轻松灿烂。
这一笑,终于让笼罩在父母脸上那浓重的阴云散去大半,让他们悬着的心落了地。
苏晴晴将身后沉甸甸的竹筐卸下来,轻轻放在院子里的石凳上,还是发出了“哐当”一声闷响。
“你这丫头,背了什么东西这么重?累不累?”刘翠娥好奇地凑上前,伸手就要去翻。
“在废品收购站捡的破烂。”
苏晴晴说着,为了配合自己的说辞,先从最上面拿出了那个豁了口的搪瓷盆和没了柄的铁铲头。
刘翠娥看着那两样货真价实的破烂,脸上哭笑不得:“你这孩子,跑那么远的路,就捡这点东西回来?咱家又不缺个破盆。”
苏大海也皱了皱眉,为了这么点东西,让女儿在外面过了一夜,怎么想都亏了。
苏晴晴神秘地眨了眨眼,蹲下身,像个献宝似的,又从竹筐深处往外掏。
“开胃菜嘛,大头还在后头呢!”
这一次,她拿出来的,是一卷沉甸甸的布料。
那是一种厚实、崭新的深蓝色帆布,在夕阳下泛着沉静、可靠的光泽,布料边缘还带着工厂特有的浆硬气息和一种好闻的工业清香。
院子里的空气,瞬间凝固。
晚风似乎都停住了脚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