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章 舞蹈艺术的天然释放
“记住,你并不孤独,你不仅属于你自己,而且属于艺术集体中的一员。千百年来,每一位艺术家都在为取得最终的胜利而不停地奋斗。即使死亡围剿着他们,虚无窥视着他们,铁锁束缚着他们,自由的意志依然游离在熊熊燃烧的烈焰之上。艺术的长河被先驱们的鲜血染红了。奋斗的旋律是最高境界的和声。这和声不是凡夫俗子的耳朵所能听见的。个人的奋斗只是全人类奋斗的一部分。你分担众人的苦难,众人分享你的荣光。全力以赴完成你的使命吧……”
事实上,鸿影的来信总是老生常谈。他总是在信里谈论千篇一律的话题,不是“持之以恒的奋斗”,就是“艺术是无止境的”。尽管如此,羽筝总是以期待的心情盼望哥哥的来信,因为她总能从信里汲取到新的动力。
羽筝抱着必胜的信念,继续沿着怪石嶙峋的陡坡前进,刻苦地练习,力求顺利通过各个阶段的学习,毫无怨言地把疲劳看成是舍身奋斗的组成部分。她暗自想:没有办法,为了达到艺术的境界,只能沿着这个没有尽头的悬崖往前爬,虽然滑得很,但也得爬。不管有多少障碍和失败,痛苦和忧愁,凄凉和孤独,讽刺和挖苦,都得没完没了地向前爬。要摆脱这一切,不断往前爬,然后再遇上,再摆脱。趁自己热情突发之际,不停地加速朝前冲去,朝着远方闪耀着光辉的天际,朝着自己也清楚永远不会到达的顶峰冲去吧!
久而久之,羽筝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动作。所谓“自身的动作”,并非不符合学校规定的动作,而是指符合她自身发展阶段的自然动作。出自天然的动作可以完美地表现身体的特征和灵魂的个性,既和她所处的那个阶段相协调,又和身体的成熟程度相一致。那些刻板的舞蹈学者,对这一问题也许不屑一顾。但实际上这是一个真正有关艺术的问题,是一个有关全人类,尤其是女性美,以及自然活力的大问题。“自身的动作”必然引申出进一步动作的种子,动作间相互衍生,在无止境的动作系列中表现出更崇高和更伟大的思想。舞蹈就是这种独特意志的自然表现。说到底,它无非是宇宙中普遍力量在人类身上的延伸。
羽筝一天天成长。她的身体经历了青春期的各个阶段,已成为美的活标本。秀丽的面容、微削的双肩、尖挺的胸部、修长的下肢所显示出的柔和的线条、臀部的弧线连着的双腿的曲线,整个身体都完美无缺。随着身体的运动,她发现了人体比例所蕴藏的奥秘,意识到存在的美,同时也认识到女性身体各部分所担负的使命和神圣意义。她将以舞蹈表现生命的自然变迁,表现生命是如何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的。她身体的每一部位都将放射出智慧之光,从而把千百万女性的思想和志向化为信息带给整个世界。她将为女性的自由纵情欢舞。在她那里,灵魂的语言将由身体的自然动作给予表达。舞蹈,就其本质而言,最初不就是从人类对自身形体的崇高意识中得来的吗?只有当舞蹈家对人体抱有崇高的理想时,她才会对大自然的一切有形之物具有崇高的见解,才会对天地万物有所认识。这样的舞蹈家不属于某个民族,而属于全人类。
羽筝在周围的一切事物中都看到了舞蹈的基础。舞者的身体所能做出的真实的动作,最初都存在于自然界。这一想法始终萦绕在她心头。在所有能使人得到欢乐、能使灵魂得到满足的运动中,海浪的运动在她看来是最为壮观的。劲风吹过海面,海水涌起层层起伏的波浪。这伟大的波浪运动贯穿着整个自然界,那些山峦也仿佛和大海一样,显现出起伏不平的波浪运动。大自然的一切运动,即使在陆地上,也遵循着波浪运动的法则。波浪涌过万物,树林仿佛也在形成一排排海涛。鸟的飞翔、鱼的游动、兔的跳跃、蛇的爬行,一切能量都在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和共同影响下,通过波浪运动的曲线表现出来。因此,如果想寻找人体物理运动的起点,那么波浪的起伏运动就是一种暗示。舞蹈家要想了解人体运动的节奏,只能到海洋的韵律中去寻找、到大地的脉动中去寻找、到飞禽走兽的生命中去寻找,甚至到原始人类的足迹中去寻找,因为当时的人类活动还同自然界保持紧密的和谐一致。
具备了出众的技术,并不意味着就能使人深受感动。技术只是表现作品的手段,真正俘获人心的是蕴含其中的情感。爱情,乃是芭蕾的艺术之心。对于尚未品尝过情爱甘露的少女,自然也就无法诠释出芭蕾的灵魂。
羽筝此前还不懂什么叫爱情,从来没有人按照世俗的意义给她解释这个词的内涵。在学校采用的舞蹈教材里,“爱情”一词用“旋转”和“纵身”代替。这简直就是锻炼女孩们的想象力。羽筝越是不知道什么是爱,就越是爱得痴迷。在舞台剧情的熏陶下,她开始把爱情当作纯洁的、灿烂的、高尚的东西来崇拜。那是一种远距离的崇拜,一种无言的仰慕,一种对情人的神化。那是一个形象化的密友,一个理想化的恋人,一个有血有肉的幻影。但这幻影还没有名称,没有轮廓,没有皮肤,没有骨骼,没有色彩。一句话,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、停留在理想境界中的情人,是一个化为传奇又止于梦境的幽灵。
窗外的潘神似乎窥探到了羽筝内心深处的隐秘,略带狡黠地吹起了那勾人心魂的排箫。